- 性别
- 保密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收听
- 听众
- 注册时间
- 2010-6-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想看更多乔友精彩活动,马上注册加入部落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乔友注册☆
x
! N3 o; `9 U. x! m h
摩托车停放着,发动机是热 的,这能证明车 之前在路面上行 驶吗?交警执法,没有亲眼 看见 摩托车上路,可以根据推理开罚 单吗?
. k. B# a9 w; g2 i { J2 s g3 h4 S. f% H* _
近日,湖里区法院审理了一 起交警 “凭推理开 罚单”引发的行 政案件。3 b! m2 @) Q6 @( r" q& k( s- ^+ q/ ?
0 K+ z: Q: g( Q* z0 N8 x被处罚的摩托车车主阿渊很 不服气,他起诉 说,警察没有亲 眼看到,也没有监控,凭什 么认 定他在岛内骑摩托车?
. Z! j6 |# e1 P7 k3 D6 n4 d& S, N1 ]) U8 R3 w- a# Q
事件:“静止”摩托车被罚 500元
" U2 @4 L9 R9 E! F6 s
2 {; E3 ] I! L一辆摩托车停放在湖里区国 税局的门口,不 久之后,这辆摩 托车就被交警扣留了,而交 警扣 车的理由是车主驾驶无统一标志 号牌的 摩托车“违法在岛内行 驶”。% @( i2 U5 Z+ f7 l$ {6 Z
" T9 g$ c O6 R$ ^' Y1 e7 O! C4 B. R事发时间是在去年8月22日 11点34分。湖里 区交警大队民警 陈警官当天正在执勤,就在4 分 钟之前,他巡查经过海天路时, 并没有发 现人行道上停放着车 辆,可就在4分钟之后, 这辆摩 托车出现了。6 ]6 D% L+ k7 g5 J8 @- [0 E
- z4 o1 g& }4 u: n' n
现场没有看到摩托车的驾驶 员,而摩托车的 车牌号码还被一 条毛巾遮挡了,字母“D”及数 字“48”都没法看到。' N0 w/ O% Y) a# f) V( ^2 a" n
- X6 e& S4 p5 m* J g: B" `; _$ t/ D
此外,陈警官在现场查验时 还发现,摩托车 的发动机温度很 高,他由此判断,摩托车是 刚刚 被人驾驶到这里并停放了下来, 而且, 刚停放不太久。
* r! ?) B/ h0 e2 c
7 d% x3 T5 @" X5 Y! P不久,阿渊从国税局楼内走 了出来,在确认 车子是阿渊所有 后,陈警官扣留了这辆摩托 车。
J( a# N+ s& l' I @& v( J4 X, c8 y* t1 q7 I
当年9月21日,湖里交警大 队对阿渊做出了行 政处罚,阿渊 被处以罚款500元。# o' E1 G2 u8 H1 z
. h/ y+ @ h/ _/ `* y7 I
交警:“摩托车发动机是热 的”& B" f% r7 e& P9 v2 P5 |: p
) D e# V$ d; \/ a# f5 B1 Z% }$ ~6 e
被处罚后,阿渊很不服气。 他说,摩托车是 停在那的,警察 没有看到他骑车,凭什么罚 他的 款?于是,他一纸诉状将交警告 上了法 院。) u, T' K2 y. U8 S6 V+ A
8 M$ D3 W$ a7 }* k- b湖里交警大队称,根据到现 场执勤的民警陈 警官提供的查获 经过,陈警官在海天路进行 日常 勤务巡逻时,在该路段并没有看 到停放 有任何车辆,而当他11点 34分再次巡逻经过 时,就发现在 海天路国税局门口人行道上, 停 放着一辆二轮摩托车。
; C( n5 E) ?" L9 u& _" b
# `' O4 |+ B* `' k- s ?" K陈警官现场查验时发现,该 车的发动机温度 很高,再结合两 次巡逻经过的时间,他才认 定该 摩托车有上道路行驶的行为,依 法予以 扣留。
+ M' q* _& z4 x. |
5 V& K: x3 m: W6 w* W/ b湖里交警大队认为,虽然该 事实只有陈警官 的陈述,但陈警 官是依法执行公务的人员, 并且 没有证据证明他与阿渊之间存在 利害关 系,在执法程序合法的前 提下,可以认为陈 警官出具的查 获经过是证明原告有违法行为 的 优势证据。
# { r( ^5 H% E2 Y3 o! ~8 b
/ L6 B$ d4 R: | d0 s- j. G" {车主:“是用货车运到岛内 的”
# }9 @5 o2 L: A4 T K2 w7 {
& [/ r+ Z' Y7 f$ v5 X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 交警能根据间接 证据,进行推理 并开出罚单吗?这一问题, 成为 法庭争议的焦点。
7 M# b! g) k& N# r. U6 T6 ~$ A; F& V8 ?) _
对此,阿渊提出异议。他在 法庭上说,他的 二轮摩托车是搬 家时与家具一起,“用货车运 到 岛内的”,并没有上路行驶。而 且,摩托车 被扣时,他只是将车 子停在路边等着买主来 看车转 让。, F/ `+ @3 P y+ R6 u
8 R, R0 W6 T0 W4 H1 A: d
“《厦门市摩托车管理暂行 规定》是规定摩托 车不能在道路 上行驶,但并没有规定不能停 放 在岛内。”因此,阿渊认为,他 的行为并不 违法。; l! V/ o4 X0 _. i' G# ]6 W7 i
* @6 q: [5 b) {& J) _! B2 ~那么,他的摩托车发动机的 温度为什么很高 呢?关于这一 点,阿渊解释,温度高是因为 当 时试车,车没动,只是停着发动 了大约20 分钟,所以,发动机温 度才很高。
' l! B5 N) F' p; @ @. R
2 g$ m+ N! J- o6 |1 K+ v4 U判决:交警胜诉维持原有处 罚( a( q. ?# @: W- R, \3 M
( |1 A. R4 I, D* Z+ h' _近日,法官一审判决认为, 交警的证词应当 被采信。8 O( `" D' B1 R1 g! p# z
9 l; r7 J2 e5 L) v本案中,执勤交警陈警官和 协警彭某在海天 路巡查过程中, 发现原告的摩托车停放在海 天路 国税局门口,从摩托车发动机温 度很 高,且发现时距离他们之前 巡查时间较短这 些间接证据判 断,该摩托车是有人刚驾驶至 此 地停放。
2 o3 E$ n& A8 }9 R! R. e9 `
0 S) K9 ]: h) N5 u5 @交警据此认定,原告车主阿 渊驾驶无统一标 识的摩托车在思 明、湖里区行驶,违反《厦 门市 摩托车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的 规定, 作出涉诉行政处罚决定, 认定事实清楚,证 据充分,程序 合法,适用法律准确。
) W' S" l. N. O. O
& E9 r* a* _! ?& I; F因此,判决驳回摩托车主的 起诉,维持交警 的行政处罚决 定。8 q( H- X- b' v w# B
$ C r& ^. {4 j& Q' q; ?法官说法; z: z, ]0 Q7 [7 U9 V7 q# }
- t) y$ k) \- Z; [' c0 i3 W
“试车说”三点违反常理
3 Y7 q* ]+ L, A8 S: Z, y$ W2 H: R' M% v4 Y6 y- ]2 }, Y
为什么在交警没有直接证据 的情况下,法官 还是采信了交警 的说法?9 W" P8 n3 Y0 s1 \( h
+ t) P J3 @; r( {# @' d0 F昨天,湖里区法院的法官向 导报记者进行了 解释。他说,执 勤交警陈旭民是在辖区内执 行日 常的巡查工作,没有证据显示其 与原告 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 @$ G n& \- a Q$ x0 d" z9 y+ r# }1 H! A- N8 S
而且,摩托车主辩称,他在 被查获现场为了 试车而发动摩托 车20分钟,这一辩解“与常理 不 符”。首先,正常为了试车只需 几分钟即 可,而且也应等买主过 来后一并试车,而不 会卖方自己 试车20分钟;其次,摩托车被执 勤交警查获时,已接近中午时 分,阿渊为卖 车中午时分在太阳 底下试车20分钟,而且还 是在买 主不在场的情况下,此说法与常 理不 符;第三,摩托车被执勤交 警查获时,摩托 车是上锁的,而 阿渊说自己一直在现场试 车,既 然是试车,为什么还将摩托车上 锁?) S8 `4 h7 X' S! M% Z
s- ~0 a+ h: v' e
所以,阿渊对摩托车发动机 温度很高没有给 出合理的解释, 同时阿渊也没有证据证明, 当天 是为了与他人交易该摩托车。因 此,对 摩托车主的说法,法官没 有采信。
# [% r# u; P# R6 C- @
" E7 S2 }3 z T+ f" \# Q( n专家说法
# r3 x0 G9 b0 m, ?- u. Y9 P% n) V" I- w( |$ Q9 E& b
间接证据如何作证?
* y4 {5 c6 l4 R0 M+ q" s
) x8 E5 l) }0 X! P9 l7 W% a- M2 ~, m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黄健 雄:交警虽然没有 直接证据,但 从种种间接证据来看,可以支 持 交警所认定的事实。* M- ~$ A, K) C) G1 s' N9 E
G8 d8 |) h6 i# U# N/ y* N$ m根据证明理论和司法实践经 验,可以运用间 接证据来证明案 件事实。当然,由于间接证 据关 联方式的间接性,决定了运用间 接证据 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必 须经过推理过程。
0 _0 m0 @& V5 t- V @+ N- m, ~% l3 ?9 P! w
推理必须遵守以下规则:一 是只有客观存在 的、与案件事实 存在客观联系,且为法律容 许的 证据方可采用;二是间接证据必 须形成 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三 是间接证据与案件 事实之间,间 接证据与间接证据之间必须协 调 一致,没有矛盾;四是间接证据 的证明体 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 能性,得出的结论必 须是唯一 的、确凿无疑的。(海峡导报记者 陈 捷 陈洋钦 通讯员 湖法/文 邓 若胥/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