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
- 保密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
- 收听
- 听众
- 注册时间
- 2010-6-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tonyyjj 于 2013-8-15 14:27 编辑
- ]. `, `4 m7 _6 ^. T
8 V% E5 W4 A. B+ I5 p! k- {不管消息是否属实,我们还是用科学的方法来检验,现在我用半年时间(1500公里)的骑行实验小结一下:* T- D0 o( z3 t- U0 |. h* F5 d$ V0 p
' {" Q7 |: K/ ^5 ~( k- n1. 已更换一次半合成机油(1500公里,半年时间。),继续下一个1500公里实验;
& i+ z v2 m3 `2 S- m+ \! k9 ^# R/ X/ |2 P
2. 这1500公里骑行感受与全合成差异如下:% z, x- [9 m4 D, j
(1)慢速(启动时、减速后再加速)车抖现象消失,我估计是机油比较粘稠吧;
6 e) A# Q: R2 ~(2)高速顺畅感觉(发动机声音和响应)不如全合成;
% x4 q# o( H5 s5 n5 S1 R; I(3)高速(80千米/小时)松油门滑行距离不如全合成。
% z) x( A. ^/ ?# ]6 |7 e& ^2 [- S. G6 ]& O* }5 [
小总结:
, T; T/ n4 j4 Z理论上使用全合成机油摩托发动机加工精密度极高,缸体与活塞之间空隙应高于普通比亚乔发动机精密标准,在使用相同标号的机油时缸体与活塞缝隙对机油的适用就会出现差异,这个差异也许导致发动机故障。
, e7 t4 F8 h& T
2 b. o& y" H3 F6 V; k/ I举例:
, E+ M* w/ |$ [7 c6 a$ G* e+ `早年我的朋友开捷达去青海湖,盲目迷信好机油特意更换好机油以利于远途旅行,结果路上发动机烧坏,经检查罪魁祸首就是这好机油(也许标号选择也有问题,总之太稀了)。
p' \3 ]8 ^7 T' j" i. x
% o" P( k+ R; v! i5 K$ B. | q我不简单判断油的好坏或适用程度,在不毁车前提下尝试和验证一下为各位桥友提供参考是件快乐的事。
5 m. r* f2 L+ F+ S B. U- _ |
|